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6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给年轻人更多职业想象空间。要想提高申论的分数,考生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每天关注社会热点;学习申论高分范文的写作;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辽宁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2016辽宁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给年轻人更多职业想象空间
青睐或放弃国考,只要理由正当,本身并不值得担忧。怕的是,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未经磨砺就与梦想和勇气绝缘,放弃了职业想象空间
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和平均竞争比的走向,似乎成了观察社会择业观的固定指标,也被认为代表着某种社会心态的变化。2016年国考也不例外。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近140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为5年来最低;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竞争比降至33∶1.这两个数字的连年双降,被视为国考“降温”的重要标志。
究其原因,许多人认为,简政放权、反腐败、隐性福利减少等,不断稀释了公务员的吸引力。此话有一定道理,但单就国考这件事来看,上述间接影响,恐怕不如国考政策调整本身来得大。
近些年的国考改革,基本沿着两个思路在前行。一个是向基层倾斜,中央及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要求基层工作经验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为70%,2011年为85%,2012年除特殊岗位外,均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另一个是专业化、精细化。2016年国考许多职位都提高了门槛,有更为严格的专业要求。遴选机制日趋科学严密,报考人数下降自在情理之中。更何况,这两年国考为考生建立“诚信档案库”,提高了违约成本。因此,所谓国考“降温”,属于政策影响下的正常波动。
真正能反映青年择业观变化的,是2012年以来持续出现的大范围“弃考”现象。据统计,2016年,弃考者超过46万人,占比近1/3.2012年到2014年,这个数字均接近40万人,2015年则超过了50万人。这个现象说明,在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心里,国考已经不再是前面有千军万马也要闯过去的“独木桥”.
这并不意味着,公务员的含金量就降低了。正所谓,去留肝胆两昆仑。弃考者和应考者,乃至社会舆论,若都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件事,反而能把附着在公务员身上不该有的泡沫挤掉,刷出这个职业真正该有的含金量。
事实上,每年近100万的参考人数依然庞大,连年下降的平均竞争比还是偏高。公务员和其他选择相比,仍旧有很大优势。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发布了一项关于国考吸引力的调查,依然有占41%的人青睐公务员职位,排在第一位,理由是“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仍是择业优选”.
青睐或放弃国考,只要理由正当,本身并不值得担忧。怕的是,年轻人热衷考公务员,并非出于服务国民的精神,而只是看重“可以不担心被炒鱿鱼,挺到退休为止的铁饭碗”.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未经磨砺就与梦想和勇气绝缘,放弃了职业想象空间,只懂追求铁饭碗,是比扎堆到某一个职业严重得多的问题。
当然,年轻人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是对整个社会职业想象空间的定义。更何况,“互联网+”时代,产品抵达用户的手段空前发达,给了梦想前所未有的发酵机会。有一部电影台词说:“年轻的时候,总想到沙漠的那一边去看看,其实去过了才知道,沙漠的那一边也是沙漠,和这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选择对了,还是错了,只有走过才知道。但无论如何,青年人不该未曾远行,就变成饱经世故的老人。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