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背景:掌握核心技术 实现科技自立
背景链接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在互联网以无所不在的影响力深度改变并全面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的当下,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心技术的着重强调,提出了明确的解题思路,为网络强国建设确定了更为清晰的目标。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让自主创新的议题备受关注。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一直以来我们的核心技术,不少人提到的“缺芯少魂”一词,也让自主研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问题,进入公众视野。
2019年5月,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的一封信在网络热传,华为面对美国全面封杀的“极限施压”实施“极限生存”战略,将“备胎芯片”一夜转正的措施令人振奋。值得注意的还有信中的一句话: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
科技自立,这是一条“逼出来”的领悟,其背后是未雨绸缪的远见和多年艰辛的付出。正是在一个开放创新的年代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自立创新,使华为在今天面对霸凌行径的“饱和攻击”仍能巍然屹立。科技自立,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不能丢下,这是一家企业的领悟,更是中国的领悟!
公考角度解读
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从大到强、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核心技术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权威论述]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好比在别人墙基上建房,经不起风雨。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下定决心、发力攻关,打造“中国芯”,打赢翻身仗,中国人有这个志气,更有这个能力!——习近平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习近平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
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习近平
“中国芯”再也不能受制于人,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一定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习近平
[提出观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极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缺乏核心技术的问题,依然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核心技术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要进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随着国家、社会、企业等层面不间断的投入,大大增强了我们在众多领域的科技能力,中国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自信在逐渐增强。从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等日用品,到移动电话、个人电脑、互联网应用等信息工具,从钢铁、石化、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到量子通信、载人航天、分子生物学等尖端技术,在某些重要关节点上,我们快速突破的能力令国人自豪,令国外同行惊叹。
中国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我国不少创新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取得长足进步。比如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蓝鲸1号”钻井平台创造了可燃冰开采时间和产量两项世界纪录;无人机领域的领跑者深圳大疆,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目前已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同时,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方面,中国的企业创新成果也越来越多。
[重要意义]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纵观近代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强国的发展总是以革命性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为基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增强科技竞争力,而增强科技竞争力的根本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力。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不仅极大提升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培育了一批新兴高端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国力的提升。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关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不做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这不是一个战术的问题,而是一个战略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
[问题]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受制于人。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比如中兴通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企业连连遭遇贸易壁垒,在国际上,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国家没有核心技术优势,强起来就缺乏稳固的根基。
二是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企业处于产业链末端。核心技术短板突出,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较大,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国外厂商往往会以高价将落后一到两代的技术卖给中国企业,使得中国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末端,“轻研发、重应用的拿来主义”虽能获取短期利润,却难以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三是创新型高精尖人才不足。掌握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瓶颈需要有极强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我国虽然科研人才队伍很庞大,但是高精尖人才不足,中兴通讯遭遇美国技术壁垒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核心技术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原因]
在科研领域,“拿来主义”盛行。不少科研人员遇到问题就习惯性地想“外国同行是怎么想的”,看“外国同行是怎么做的”。跟踪模仿肯定比自主创新来得容易,就是这种还没做题就想翻书后“标准答案”的习惯,消解了一些人的钻劲和闯劲,捆住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企业急于把研究成果“变现”。一旦有机会产生效益,立马就放弃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奔着“股票上市”般的利益而去,最后无论是在科学还是在技术上,留下的都是一些粗糙凑合的半成品。
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怀。浮躁和浮夸是中国科技界流行的瘟疫,而且至少已经持续了20年。我们很多科技工作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总想走捷径,弯道超车。
[对策]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需要制度层面的支撑。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过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两弹一星”的奇迹,今天,我们更有条件和信心,掌握和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需要政策层面的突破。对技术创新的企业,应该予以最大力度的税收减免等优惠;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可予以诸如按产出比例分成、入股之类的激励。让创新者有更多的“获得感”,就会激励的更多的人去研发创新。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还应该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基础研究默默无闻,长年坐着冷板凳,还常常要面对曲折和失败,又不能马上产生效益和成果。但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很难增强核心技术自主能力的。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是基础。我国企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有些企业,如家电企业、服装企业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应该到,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大多集中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上,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依靠低成本和廉价来取得一定优势。从全球范围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因此,中国制造企业要走向世界,必须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
掌握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拥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战略是保障。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独特、适用的技术,是很危险的。企业光靠自己开发专利技术也是不行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是企业技术突破的主要法宝。通过学习别人的专利并进一步提出新的专利,这才是中国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