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养老是“夕阳工程”,但属“朝阳事业”。近年来,我国养老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近年来,我国针对养老问题多次颁布文件或者政策,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比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2021年两会期间,养老话题成为各位代表热议话题。与此有关的提案多次在媒体中引发民众各种讨论。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未富先老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完善社会养老体系,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原因分析]
中国现有老年人口近2.5亿。老年人口增长快,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相比,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比如,城市老年人尤其是中低收入且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服务时,往往存在“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好、买不安”问题。而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础还比较薄弱,老人留守现象比较普遍。
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制度主要针对城乡孤寡老人,面向公众的养老服务尚未制度化,无法适应老龄化加速发展且不可逆转的发展需要,因此,新发展阶段,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紧迫性。
[对策分析]
一是进一步理顺养老服务管理体制,有必要强化民政部门的管理职责,让其承担起统筹养老服务发展规划、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并统筹配置公共资源的职能。
二是加快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及时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服务保障程度与供给方式,让有需要的老年人普享基本公共服务。
三是调整相关政策的精准度,可以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特征、地区老龄化差异、养老文化差异等要素分地区、分类别、分层次发展养老服务。
四是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在确保特困老年人利益的前提下,将公办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方式改为社会养老机构,以此调动市场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发展。
五是引导机构养老服务向居家老人延伸。更多专业养老机构进入居家养老后,更有利于支持老年人自立和满足家庭成员更好地照顾老年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