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文德与民德,或学问与社会,本是一种关联互动而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大学是一种引进的外来体制,我们可能也从产生大学的地方引进了大学对社会的责任观念。在一个分工的社会里,若大学完成了其所谓的本职工作,应当就算承担了它的社会责任。但什么是大学的本职工作,又是一个迄今没有获得共识的问题。大学与社会相互的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大学的定位是产出能找到工作的人,它的本职工作就是灌输知识和技艺;如果大学的定位是提高民族甚至人类的智慧和修养,那它在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今人称为研究的工作,且不止是研究。如果把大学定位成社会的文化中心,它恐怕还要承担以前化民成俗的重任,那就又不一样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学的本职工作是承担社会责任
B.对大学本职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晰
C.大学的本职工作包含多方面内容
D.大学的本职工作与社会定位有关
2.传统社会主要以血缘、亲缘与地缘为核心的居住格局,形成了以家族、宗族为纽带的居住区域和依靠乡绅、族长为权力核心的社区治理模式,且社区结构处于封闭状态。而现代社会人口的快速流动形成了“陌生人”的社区图景,宗法社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传统社会的居住格局容易形成熟人社会,鸡犬相闻,守望相助,便于人们之间的交往。而现代社会主要是多层和高层建筑,每家每户被置于特定的网格中,相对封闭,日常往来的频率大大下降。此外,咖啡馆、茶吧、餐饮店等公共空间不仅仅承载着吃饭喝茶聊天的功能,也逐渐承载着社会交往空间的功能,人际互动多在新的公共空间进行和完成。
上述文字谈论的主要问题是:
A.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居住空间上的区别
B.传统社会“远亲不如近邻”的格局被颠覆
C.现代社会居住格局和交往方式的改变
D.传统意义上的宗法社会已经土崩瓦解
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大局是相对局部而言的,是全局中最重要的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部分也就不成其为部分。因此,大局的走向决定局部的命运。正因为大局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找准全局性、大局性的问题,也就抓住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掌握了大局,也就掌握了工作成败的关键。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只有对大局了然于胸,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B.胸怀大局,要贯穿从思考到决策的全过程
C.片面强调局部会贻害大局,造成工作失误
D.大局意识对于做好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